查看原文
其他

观照|改善自己的命运(下)

灵隐寺 2024-03-19

前文回顾:
观照|改善自己的命运(上)

03

命运的改善

欲想改善自己的命运,可从三方面进行:


1. 改善心念


2. 改善行为


改善人行为最好的方法,就是严持五戒。五戒即戒杀生,戒偷盗,戒邪淫,戒妄语,戒饮酒。


戒杀生:即不杀害一切生物,因为命尽贪生,不分人与畜。人爱护自己性命,岂可任意杀害其他生命。何况六道众生,可能是自己过去父母,六亲眷属,亦是未来诸佛,无论基于孝道或恭敬三宝的原则,皆应戒杀放生。《因果经》言:“今生多病人,前身杀孽重。”我们欲想改善多病或死于天灾人祸的恶运,一定要戒杀。不可因嗔恨而杀人,不可因贪图口腹之欲而屠杀生物,不从事与杀生有关的行业。远离一切杀因、杀缘、杀法、杀业。仁慈爱物,保护一切生命,不止爱人如己,还要舍己为人,自然福报随身,走向健康长寿,平安如意的运程。


戒偷盗:即安份守己,不非分贪求,不苟取他人财物,不侵犯他人权益,不贪脏枉法,不走私漏税,不欺骗奸诈,不假公济私盗取公物,不眼见心谋。凡是用不正当手段,所得非分财物,皆属偷盗。偷盗之罪,眼前要受法律裁判,死后要偿还债务,来生更招致贫穷困苦恶报。若能严持不偷盗戒,止息贪念,反而乐善好施,扶危济困,必可改善贫穷困苦的命运,转入财富日增、所求如意的运程。


戒邪淫:佛说,淫欲是生死根本,罪恶之源,故制出家弟子,绝对戒淫;身戒淫行,心戒淫念,身心清净,不得涉及男女私情。至于在家佛弟子,严戒邪淫,除夫妻正常关系,不得另搅婚外情,不得涉足歌舞妓馆,不得见色起心,不得非礼、强奸或乱伦。因为邪淫是罪恶行为,有伤风化,侵犯人权,制造人间纠纷,导演家庭悲剧,产生社会问题,眼前招惹官非,受人非议,来生更受妻女不贞,眷属不和之恶报。故佛制弟子,应严戒邪淫,不邪思,不邪行,自然善神拥护,妻女贞节,改变婚姻触礁,妻离子散的恶运,享受家庭幸福,维持人伦尊严。


戒妄语:言行端正,诚实可靠,不借词掩盖自己过失,不为名利而妄自夸大、自赞毁他。不因妒忌而挑拨离间,中伤破坏。不因嗔恨,而恶口粗口骂人。不因取悦于人而花言巧语。不为满足自己,而欺骗对方。尤其佛弟子,更不应为了名闻利养而妄言证圣,或说自己得神通,诳惑世人。当知妄语之罪,毁人信誉,导人迷信,死必堕落地狱受苦。罪毕为人,还要常受他人诽谤,语虽诚实,人不信受等恶报。《楞严经》言:“六道众生,虽则身心无杀、盗、淫,三行已圆,若大妄语,即三摩地,不得清净,成爱见魔,失如来种……。”是以凡佛弟子,皆应戒大妄语,甚至见恶不传,闻过不宣,直接建立个人信誉,受人尊敬,保障自己安全;间接平息社会纷争,维持正常秩序。自然可以改善是非口舌,或被人横加毁辱,恶言中伤种种恶运,渐入善名远播,人皆信服的佳境。


戒饮酒:酒含刺激,能麻醉人心智,令人头脑不清醒而胡作妄为,害己害人。故佛制凡佛弟子,不得饮酒。《四分律》说酒有十过,三十六失。饮酒,能引生各种疾病,损害健康。佛在世时,有一伏龙比丘,已证阿罗汉果,神通自在,能降伏毒龙。一日乞得含有酒精食物,以致呕吐大作,醉卧于地,既失威仪,又受虫蚁欺负。佛因此制戒,凡佛弟子,不得饮酒。包括一切含有麻醉性食物,悉皆戒除,以保持情绪平衡,行为正常。自然改善因醉酒闯祸,招惹口舌是非种种恶运,获得平安进步,前程似锦的好运。


人因内心充满贪、嗔、痴、种种毛病,加以外界物质诱惑,身作杀、盗、淫,口讲妄言、绮语、或两舌、恶口,致使身口意业都不善,每为自己制造多灾多难的恶劣命运,同时危害社会,破坏治安,给人间带来苦难与不幸。


佛教弟子,受持五戒,奉行十善,直接可以改善个人行为,净化身心,扭转恶运,渐入佳境,间接以防止社会罪恶,保障社区安全,促进社会繁荣,增进人间福乐。


3. 广修福慧


若想彻底改善命运,除了改善心念,改善行为,严持五戒,奉行十善外,还要广修福慧。因为有福无慧,只是痴福,福尽还堕。反之,有慧无福,变成穷慧,难免贫穷困苦。所以古人说:修福不修慧,大象挂樱珞;修慧不修福,罗汉应供薄。


传说从前有两个出家人,师兄多闻佛法,持戒修慧,但不修福;师弟则勤劳忍苦,布施修福,但不持戒修慧。结果,师兄得证四果,因不修福,故很少人供养。师弟由于破戒堕落畜道,受大象身;但因修福,投生王宫,饮食丰足,常佩种种宝物装饰其身,以供国王坐骑。有一天,师兄出外化食,空钵而还,途见大象宝物严身,无限感慨的说:“我不如你,你不及我。”因为他们各有所偏,虽证圣道,仍有遗憾。因此,我们学佛,不但要多闻佛法,增长智慧,还要布施修福。


我们实行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四摄法教导众生,是修福;实行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造福社会,利乐众生是修福;实行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都是修福。但在此同时,当广学般若,运用智慧来领导布施持戒等福行。将施等功德,回向众生,回向佛道。如是以智行导福行,又以福行助智行。福慧双修,自利兼他,直至二利究竟,福慧具足,则何止改善恶运,还可取消烦恼,解脱生死,究竟离苦得乐,证得佛道无上而又永恒的福乐。是以广修福慧,该是彻底改善命运的无上法宝。

4. 广结善缘


人与人之间,能和谐共处,亲善和睦,全靠缘份。人与人间,互怨互恨,互相斗争,甚至互相残杀,也是缘份。特别是家庭父子、夫妇、子女、亲戚朋友之间,是否关系良好,幸福快乐,更要讲缘份。缘份能令人幸福欢笑,缘份也能使人悲伤苦恼。因为缘份有善恶,善缘令人喜爱,互相关怀与照顾;恶缘令人憎恨,互相斗争,你死我活。


如何广结善缘?例如,用金钱济人之急,解人之困,令人感激生欢喜心,是结善缘。用物质救济贫穷人,或供给父母师长,令生活安定,是结善缘。用知识学问教人,止恶行善,进德修业,是结善缘。用诚恳态度对人微笑,表示亲善,是结善缘。用体力行动,对父母师长,执役服劳,或义务协助一切人,是结善缘。用言语来赞美别人,随喜功德,或鼓励人向上,都是结善缘。


我们一句话,一个动作,一个意念,都与人结下不解之缘。我们要广结善缘,除了用平等心、恭敬心、来布施结缘外,还要时刻检讨自己的语言、行为及心念,是否对人亲善。如果我们在在处处,时时刻刻都能运用财力、物力、智力、体力以及语言、行动来与人广结善缘,改善人际关系,别人一定喜欢你,而你的命运亦随之改善。因此,佛陀教人,未成佛道,先结善缘。


人的命运,也是掌握在自己手中,痛苦与快乐,完全取决于自己。佛经说一切唯心造。只要自己归依三宝,明白因果,相信命运可以改造,而运用布施心、慈悲心、智慧心,来治疗贪嗔痴等心理毛病,受持五戒,奉行十善,改善行为,广学般若,广种福田,广结善缘,一则去恶,一则修善,则善因善果,福报永远随伴自己,命运自然美好,前程一定光明远大!




往期回顾




藏识
藏识|五十年代灵隐寺方丈尘空法师遗著:五戒研究
藏识|儿童节到了,您认识灵隐寺中的这几位“小朋友”吗
藏识|傅大士在杭州的遗迹寻访(上)
藏识|五月十六 道济禅师(济公)圆寂日——如今收拾归来 依旧水连天碧

☀巡觅
巡觅|重檐叠幢,仿佛身在净土
巡觅|朝礼灵隐寺的四个年头:温柔、从容、简单、坚定
巡觅|1996年10月摄于灵隐寺药师殿前
巡觅|灵隐归来勤诵经

☀学处学处|《华严经》中的世界观
学处|《华严经》中的十种善知识
学处|“我的父亲是佛陀”——今日父亲节 学习释迦牟尼佛如何教子
学处|佛学和学佛要分清楚

☀观照观照|断根本烦恼,得解脱自在
观照|考前睡不着,文殊妙智来帮助
观照|即便是躺平,也要去极乐世界躺啊
观照|改善自己的命运(上)

开示开示|弘一法师:《华严经》读诵研习入门次第
开示|倓虚法师:六道轮回之由来
开示|圆瑛法师:佛教以一心为宗,觉悟为要,慈悲为本,方便为门
开示|印光大师:道济禅师乃大神通圣人,凡夫不可学彼喝酒吃肉

一偈一偈|《普门品》——于苦恼死厄,能为作依怙
一偈|《普门品》——福聚海无量,是故应顶礼一偈|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——至心诵念,八大人觉一偈|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——无常无我觉①

物语物语|玉兰——春日无限 玉兰花开山寺中物语|茶花——不见茶花 怎知春深如海
物语|海棠——着意寻春春不见,东风吹上海棠梢物语|七叶树——只为昔时受记莂 今来此地荫人天

☀常识常识|你知道佛教所说的“五眼”是哪五种吗
常识|入世的精神:持戒
常识|入世的精神:忍辱
常识|入世的精神:精进

☀素食素食|今日一份罗汉菜
素食|高考日,平常吃
素食|今日要吃的是粽子,甜的、咸的都好
素食|防暑热,多果蔬

☀分享分享|因为疫情
分享|佛教与节约
分享|阳光洒进了我的心里分享|供花四悟

☀赏析赏析|最美东方微笑——北魏泥塑佛面像
赏析|弘一大师墨宝中的华严经句
赏析|千年大雄宝殿中的七佛巨像
赏析|海外佛画典藏:十五世纪华严三圣像

☀历史历史|佛经翻译时代的分期与制度的变迁
历史|唐宋时期的译场中都有哪些人
历史|字字珠玑的佛经在翻译时都有哪些规则
历史|佛经都有哪些翻译方法

☀阅读阅读|丰子恺:端阳忆旧
阅读|诗偈中的生、老、病、死——傅大士《四相诗》品读
阅读|丰子恺:作父亲
阅读|丰子恺:送考

☀故事故事|猿猴的供养
故事|离越阿罗汉的牢狱之灾
故事|释迦牟尼佛度化的第一位居士与第一位信女
故事|为什么以关公的生日作为伽蓝菩萨圣诞?

☀视频视频|观世音菩萨圣诞日,来听听云林志工古筝班合奏《大悲咒》
视频|历史珍影 九十多年前西方摄像师眼中灵隐
视频|太虚大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视频|灵隐七叶树花盛开——华开便见祖师面 叶布还惊帝网张

编辑|海涛

责编|妙声




点击文末【阅读原文】

随喜华严法会、供佛斋僧、每月放生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